8月15日-16日,青藏高原学术报告会议在水保所重点室召开。会议由安韶山研究员主持,来自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28人通过视频会议参加。
应中科院丝路环境专项之“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与分区防控对策”子课题的邀请,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峰贵教授作了“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形成及演化”和“青藏高原典型区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格局重建”报告。刘峰贵教授结合其参与的科研项目介绍了青藏高原典型区历史时期重建的可行性与重建方法,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据、丰富的图表向水保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讲解了青藏高原的地位及重要性,形成、隆升及干旱化过程,高原动植物的特化。对比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土地利用重建的深远作用,典型区域人类活动变化同气候变化之间的显著相互影响,及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
会间,气氛热烈大家参与度高,课题组成员和学生不断向刘峰贵教授请教问题,刘峰贵教授一一耐心作答。此次报告扩展了大家的视野,对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区别也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更好地完成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