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

  安塞站位于黄土高原中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境内。东径109019'23″,北纬36051'30″,海拔1068-1309米。年均气温8.8℃。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

    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在土壤类型上处于黄绵土与沙黄土交错区;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植被类型处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干草原过渡的森林草原区,同时又是典型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水土流失严重区。该区土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对于开展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具有典型代表性。

  该站以小流域生态系统为单元,研究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重点探求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流域健康诊断与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途径和措施,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建立稳定、高效、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途径和模式。同时建成区域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治理及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现任站长:王国梁

    副站长:王兵,姜峻 

  自1990年以来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

1. 安塞丘陵区提高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总体功能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

2. 安塞丘陵区提高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总体功能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 。

4.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航空遥感监测,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

5. 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研究,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

6. 黄土丘陵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机制的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7. 安塞县1988—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

8.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1993年。

9.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示范综合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1992年。

10.黄土高原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遥感监测,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1992。

专利3项

1. 非破坏性提升式草量计改进,ZL94222942,B ;

2. 一种地下生物量采样土钻钻头,ZL94222941.X.;

3. 一种生物拉力测定装置,97 208485.1。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5部。

   已培养博士7名,硕士23名,2人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和优秀回国留学人员。成为杨陵国际水土保持与旱地农业培训班野外教学基地。1997年4月被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学院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

    参与中国科学院给朱镕基总理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建议报告及陕西省山川秀美规划报告编写。完成安塞县山川秀美规划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报告。纸坊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技术在杏子河流域及延河流域世行贷款项目中得到推广。

  点击进入中国生态系统网络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