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联合党支部成员承担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专题4项,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项面上、青年项目15项,申请获批中科院、陕西水土保持局等省部级项目近10项。联合党支部以黄土高原为核心,并将研究区拓展至长江流域与青藏高原,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开展大量基础与应用研究,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可持续保护。
课题来源 |
课题名称 |
经费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土壤侵蚀效应与控制机制 |
520 |
2016-202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黄河流域水沙多时空演变及其分异规律 |
375 |
2016-2020 |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
秦巴山地坡面近自然水土保持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285 |
2018-201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 |
83 |
2016-2020 |
自然科学基金 |
次降雨特征与植被变化对半干旱黄土区土壤水分补充的协同影响 |
60 |
2016-2019 |
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高原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对地表产流过程的影响 |
66 |
2017-2020 |
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泥沙连通性对降雨与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 |
63 |
2016-2019 |
自然科学基金 |
植被恢复与坝库工程对皇甫川流域水土过程的调控与模拟 |
66 |
2017-2020 |
中国科学院 |
泛第三极土壤侵蚀与土地退化驱动机制 |
460 |
2018-2022 |
科技部国际合作 |
中欧土壤-作物系统水资源管理创新研究平台 |
45 |
2019-2021 |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交叉团队 |
青藏高原水力侵蚀与土壤碳转化过程与调控 |
200 |
2021-2023 |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 |
黄土丘陵区地形微生境分类评价与潜在植物群落分布模拟 |
50 |
2021-2024 |
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道路侵蚀与水文连通性的耦合作用机制 |
58 |
2021-2024 |
自然科学基金 |
荒漠区紫穗槐与长柄扁桃混交体系土壤氮素空间配置的微生物学机制 |
58 |
2021-2024 |
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区地表产流机制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
57 |
2021-2024 |
自然科学基金 |
黄河孔兑流域次降雨事件泥沙源汇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 |
58 |
2021-2024 |
自然科学基金 |
黄土高原刺槐林根系挤压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56 |
2022-2025 |
自然科学基金 |
以水定植与水土流失控制目标下的植被斑块格局调控机制 |
56 |
2022-2025 |
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错峰调节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暴雨洪水源头水土保持调控机制 |
56 |
2022-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