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响应号召把使命的根牢牢扎进黄土高原

  宁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在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位列榜首,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位列“西海固”之中的固原,横亘于宁南山区,荒山秃岭,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如今的固原,生命的绿色扑面而来。一行行翠柏绿意浓浓,一排排鱼鳞坑错落有致,一道道山梁披上绿装,从沟底到峁顶,满眼拥挤的绿色,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山川河谷,梯田庭园,生机勃勃,景色如画。
  今昔之巨变,缘于40年的坚守。从国家的需要到今日的情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以固原生态试验站为平台,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力奋斗,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迈向金山银山。
如今的固原
  十年九旱、广种薄收、食不果腹……当初的贫困深深地印在今年79岁的固原河川乡上黄村老支书黄占刚的脑海里,“说句实在的,当时我们村有的家里只有一口锅,连吃饭的碗都没有,有的村民家里人和牲口在一起吃。”
  作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穷困地区,这里的世界级贫困深深地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1976年,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胡耀邦派人到宁南山区帮助当地把农业生产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中国科学院派人向水保所传达了这个任务。当时担任水保所科研负责人的陈国良接待了科学院派来的同志,并将任务向所党委进行了汇报。水保所研究决定抽派一支多学科组成的9人队伍,由于志立带队前往宁夏固原地区参加中科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组建的“宁夏南部山区农林牧科学实验工作队”的考察与建设工作。从此,水保所的科技人员就与宁南山区的生产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把科技支宁当作光荣使命和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
  1979年,中国科学院又责成水保所接替北京地理所在宁南山区的科技牵头工作,要求以固原县为基础,研究和寻找黄土高原如何加快治理和实现国家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科学途径。这年5月,水土保持研究所派出了山仑、孙林夫、刘万全、王树森、彭祥麟、巨仁、陈国良、王德轩、邹厚远等11人组成的先遣队赴固原开展工作,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方针:“大力造林种草,兴牧促农,农林牧综合发展。”这个方针后来被国务院批准为宁南山区农业建设方针。
  1979年10月,水保所选址宁夏固原河川乡上黄村建立农业科学试验基点。从此,水土保持研究所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走向了黄土高原,走进了宁南山区,把赶走贫困和生态治理使命的根牢牢地扎在了黄土高原。此后,一代又一代水保人与黄土相伴,和农民为伍,使命的担子一挑就是40年。
  固原县(现固原市原州区)是黄土高原典型的贫困县。为探索黄土高原的治理途径,加速该县的治理与建设,改善贫困落后的现状提供科学决策,1980至1981年,由水土保持研究所技术牵头,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组织综合考察,完成了全县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和区划,于1982年制定了发展规划。
  1981年,山仑、王书欣、陈国良(从右至左)在宁夏六盘山考察留影
  山仑、孙林夫、彭祥麟、巨仁、陈国良、邹厚远带领所里科技人员和地方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200人队伍,分为气候、土壤、侵蚀、水资源、植被、草场、农业、林业、畜牧、农经、农机、绘图等13个组,3000平方公里的宁南山区,处处印下了他们的足迹。后来,他们以上黄村为主,在宁南山区先后建立郭家湾、王洼等8个基点,展开了踏踏实实的科学研究和轰轰烈烈的科技支农工作。
  在那个年代,黄土高原的交通极其不发达。为了节省时间,尽快完成考察工作,地方和所里抽调车辆输送科技人员,但由于路况不好,大家需要步行很远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开展工作。50岁的巨仁虽然腿脚不太好,但硬是拄着拐杖走遍了了沟沟坎坎,完成了考察任务。“坐着卡车到目的地后,每个人的脸上全是黄土,只有牙齿是白的。”孙纪斌回忆道,“去偏远山区时,还要步行几十里山路。”在摸清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点和分布规律后,他们坐在一起历经研究讨论,从生态恶化的历史教训及生态经济兼顾的角度,确定了“自给性农业、保护性林业、商品性畜牧业”的农业发展总目标,突破性地提出了加速黄土高原治理与农林牧结构调整和提高旱作产量等比较系统的新论点、新方略和关键技术途径。根据既定的技术方案,吴钦孝、黄国俊、贾恒义、王继武、李锐、宋桂琴、冯茂功、杜修立、窦葆璋、刘志高、程积民、辛业全、孙纪斌、刘忠民、李立、施立民、侯庆春等30多位科技工作者,立即投入了农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的火热工作中。他们从农林牧草着手,拉开了宁南山区黄土高原治理和老百姓生活条件改善的大幕。
  198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三西”(宁夏西海固和甘肃定西、河西)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各方力量,改善贫困面貌,首开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1986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来到固原县河川乡上黄村视察,向在科研点上的程积民、费维稳了解了荒山改良的农业种植情况,指出“上黄村的经验”要推广。
  1986年,中国科学院将上黄村科研基点扩建为固原生态试验站。在上世纪80年代那段岁月里,水保所前前后后有100多名科技人员把根扎在了固原,他们住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上黄村的土坯屋里,睡着土炕,却和农民打成一片;没电缺水,缺菜少粮,科学研究却不断线。2001年,宁夏自治区政府为了感谢专家们的巨大贡献,从推广“上黄经验”的3000万专项经费中,拨出200万在上黄村口修建了1800平米的专家公寓,专家们的居住条件才得以改善。
  作为首任站长,陈国良从1979年走进固原,一直干到1997年退休,在宁南山区度过了20年。为了让所里的科技人员心无旁骛地在固原开展工作,他前后奔跑想方设法向地方要政策,使水保所子弟能够在宁考试,前后通过这一途径考上大中专的有50余人。对陈国良的工作,固原站首任总负责人山仑院士进行了高度评价:“他统筹、协调、组织能力很强,思维缜密、活跃、开放,专业基础好,谋划能力强,既能出点子,又能干实事,为固原站的发展和科研事业的全面铺开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回忆起在固原的艰辛岁月,陈国良表示,“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寻找宁南山区恢复生态、治穷致富的途径而努力地进行探索。前后经历了建设方针论证、资源调查区划、治理方略试点和成果推广应用四个阶段,大家用艰辛的汗水,浇灌培育出了一些硕果,向已故的周总理、胡耀邦书记以及中国科学院和宁夏人民,交出了一份他们所期待的答卷。”
  40年来,固原生态试验站历经陈国良、程积民、马永清、赵世伟、魏孝荣五任站长的接力,聚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针对宁南山区干旱、低产、贫困、水土流失严重等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面临的突出自然、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高效复合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系统生产力调控原理,主攻水、热、光、能资源高效利用及模式建造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取得了30余项研究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
  他们扎根贫困山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形成了固原站本部,河川试验基地和云雾山实验基地,建成了上黄农业生态系统、云雾山草地生态系统和六盘山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体系,积累了40多年包括水土流失、植被恢复、农业管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试验观测数据资料和图像资料。这些成果和数据的积累,为国家及宁夏地方政府制定重大宏观战略和宁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莽莽高原,层层荒山,见证了这100多人肩负使命在艰苦环境中追寻科学真理的足迹,目睹了他们为改变群众生存环境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