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2025年水土保持与生态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本届夏令营遴选了来自全国35所高校共58名优秀本科生参与,通过为期五天的学术交流、实地考察与互动研讨,全面展示了水保学院(中心)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环境。
7月14日,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学院科研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水保学院院长陈帝伊、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石超、学院导师代表等出席,仪式由副院长许明祥主持。陈帝伊在致辞中介绍了杨凌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以及水保学院的学科底蕴和成就,欢迎营员充分利用这一学科平台了解和推进水土保持事业。石超分享了学校及学院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勉励各位同学充分展示能力与才华,实现收获与成长。随后,陈帝伊和石超给营员代表分别授旗,并正式宣布夏令营开营。
为了让营员们更深入地了解学院科研情况及研究方向,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李红兵对学院研究生教育情况进一步做了系统介绍。在学术交流环节,学院(中心)组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十余个科研、教学部门以及科研团队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部门和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并精心安排了四场名师学术科普报告会,全方位增进营员对学院的了解。
本届夏令营精心组织安排了系列实践活动,包括参观所史展厅、人工模拟降雨大厅、人工模拟干旱大厅、博览园等,并利用两天时间赴安塞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参观交流,使营员们近距离了解水土保持科研设施与创新成果。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通过系统讲解与实物展示,营员们学习了解农业科技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进一步强化了知农爱农、服务农业的使命担当;在延安安塞国家试验站,营员们实地观摩山地试验场与相关研究设施,专业人员详细讲解试验设计原理、监测方法与研究目标,帮助同学们构建“问题-试验-验证”的完整科研思维体系。
7月17日,师生座谈会顺利举行。与会导师分别介绍各自研究方向及招生需求,营员踊跃提问、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营员们还围绕自己的科研经历、学术成果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汇报展示,与会专家对每位营员的汇报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闭营仪式上,许明祥对营员们的积极参与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大家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认识水保、热爱水保,未来投身国家生态建设事业,同时鼓励营员广泛宣传水保学院,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作为全国优秀大学生深入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重要平台,本届夏令营全面展示了学院(中心)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成效,有效增进了大学生对水土保持科学的理解与认同,为后续研究生招生与推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营员普遍反映,通过此次活动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兴趣,并对学院(中心)的学术氛围与文化底蕴给予充分认可。学院希望以此次夏令营为契机,引导优秀学子投身农科事业,共同推进水土保持学科发展。
编辑:王容娜
终审:韩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