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水保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2025年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工作顺利完成。本次开题打破往年由导师自行组织的传统模式,首次采用学院统一组织、集中论证的新形式,47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为期两天的考核中依次完成开题汇报。这一创新举措,是学院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
学院院长、资源与环境类别学科负责人陈帝伊指出,集中开题论证需发挥多重价值:一要成为“培养会”,为研究生搭建更高规格、更为规范的学术汇报与交流平台,锤炼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与临场应变能力;二要成为“交流会”,打破课题组壁垒和导师间沟通障碍,促进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术团队间的交叉融合与思想碰撞,激发科研合作创新潜能;三要成为“推介会”,邀请来自环保企业、科研院所等校外资深专家参与评审,既严格把控论文选题质量与应用价值,也向龙头企业和行业专家展示研究生科研能力,为推动研究生就业以及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拓宽渠道;四要成为“考核会”,学院执行统一严格的考核标准,为落实研究生考核分流机制、优化生源质量提供客观依据。


开题论证现场
开题论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47名研究生分成2组,围绕选题背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性等进行详细阐述。评审专家组从选题前沿性与可行性、研究设计科学性,以及与国家重大战略、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等维度,进行全面点评与质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现场讨论热烈。
据悉,本次开题的研究内容涵盖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效应、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碳中和路径研究等资源与环境领域热点前沿方向,充分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导向。
此次开题论证工作的成功举行,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了学位论文开题质量,更为后续研究工作筑牢基础。学院未来将常态化推行集中开题模式,持续优化实施细则,并以此为抓手,全面提升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核心竞争力。
编辑:王容娜
终审:李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