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水保学院《风沙物理学》课堂别开生面,一场“校内教师+行业专家”的双师授课模式精彩呈现。水保学院张风宝研究员、高国雄副教授,联袂陕西师范大学张正偲研究员、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赵国平研究员共同主讲,为2023级本科生带来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盛宴。王健副院长主持并全程参加。

理论前沿:解码风沙运动规律。张正偲研究员以基础理论为切入点,系统讲解风沙起动、传输与沉积的全过程。他结合雅鲁藏布江、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多地实地观测数据,细致剖析不同地表条件下沙粒运动特性,强调相关研究对沙区风电等基础设施防护的支撑作用。同时,他还分享高海拔地区风沙观测的最新发现,激发同学们对特殊环境风沙运动机制的探索兴趣。
实践真知:传承七十载治沙智慧。赵国平研究员则从实践角度,系统回顾陕西省七十年治沙历程。他介绍,经过长期科学治理,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面积已大幅缩减,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随后,他详细解析“引水拉沙”、樟子松造林等传统治沙技术与遥感监测等现代科技融合的实践经验,生动展现陕西治沙的科学方法与卓越成就。
双师模式:推动知行深度融合。授课中,专家们聚焦当前风沙防治面临的新挑战,如气候变化的影响、防护林老化、水资源平衡等,为同学们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此次双师授课模式,有效打通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壁垒。课程负责人张风宝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这一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这种授课模式让我们既掌握风沙运动的最新理论研究进展,又看到理论如何指导实际治沙。”水保2023级学生吴子骉坦言,赵国平研究员分享的毛乌素沙地治理经验,让课本知识瞬间“活”了起来,理解也更透彻。
编辑:王容娜
终审:李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