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面对面:以“科研育人”点亮新生专业梦想

来源:学工办 作者:潘建睿 时间:2025-10-17

10月15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科学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再度启航。本期活动特邀长期奋战在荒漠化防治一线的杰出科学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新荣研究员主讲,151名本科新生现场零距离交流,325名研究生新生线上同步参与,共同聆听了一场内涵深刻、情感真挚的科研育人启蒙课。

合影

在以“不忘初心,扎根西部,用一生守护荒漠生态安全”的主题报告中,李新荣研究员以“老学长”的身份,从一张西农三号教学楼前的黑白照片讲起,娓娓道出他与沙漠长达三十八年的不解之缘。他循着个人科研轨迹,依次从初识沙漠的震撼,到扎根西北的抉择;从筚路蓝缕的坚守,到开拓创新的奋斗,用朴实的语言深情回顾了潜心沙漠治理的科研岁月,更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荒漠化防治的宏大叙事。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让“科学家精神”化为可感可触的生动故事,帮助新生深刻领悟:真正的科研事业始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源于对科学真理的热爱。

李新荣研究员作报告

在学术引领环节,李新荣研究员以“沙漠皮肤”——生物结皮的人工培育为例,生动展示了科学研究如何从国家生态安全的宏大命题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技术突破。他详细讲述团队“模拟自然、培育生物结皮”的科研历程,直观呈现了从理论探索、技术攻关到实践应用的完整链条。这不仅是一场前沿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科研方法论的系统启蒙,引导学生从“学习者”向主动“探索者”“创新者”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与专业认同。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接连抛出“如何度过发展方向不清的迷茫期”“全球变暖及全国降雨带北移对荒漠化治理是机遇还是挑战”等问题,既反映出同学们对热点的关注,也体现出同学们对专业的思考。李新荣研究员在细致解答的同时,进一步普及了沙漠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前沿知识。这种即时性、启发式的互动,进一步提升了“科研育人”在培养学生问题导向与科学思维方面的实践价值。

报告尾声,李新荣研究员深情寄语新生:“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唯有坚守,方能读懂自然规律。这份守护绿水青山的事业,迫切需要年轻一代接续奋斗。期待你们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毅前行!”这番凝聚三十八年科研智慧的嘱托,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引发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学院党委副书记韩锁昌在主持报告时表示,学院将继续依托“科学家面对面”等品牌活动,深化科研反哺教学,推动科研优势向育人实效转化,引导广大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为培养新时代水土保持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王容娜

终审:李小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