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为铭记历史伤痛、传承爱国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统筹组织教工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开展《731》主题观影活动,全院300余名师生党员通过光影重温历史,在深刻的精神洗礼中凝聚起报国兴院的磅礴力量。
9月18-19日,固原生态试验站党支部、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党支部、联合研究室支部、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行政部门党支部、安塞站党支部等教师党员齐聚观影现场,开展“以史为鉴铸魂,薪火相传报国”主题观影。影片依托首次公开的历史档案与亲历者证言,将日本731部队以“活体实验”“细菌武器研发”为名的反人类暴行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惨白的“马路大”编号、冻伤实验残留的冰霜、解剖台上凝固的血痕,一幕幕血腥场景让影厅内不时响起震惊的叹息,也更坚定了大家铭记历史、坚守使命的决心。
9月21日晚上,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接续传承红色精神,以“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为主题,组织200余名研究生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观影活动,将历史教育延伸至青年学子群体。日本关东军731部队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细菌战等战争罪行通过影片一一呈现,沉重而黑暗的历史让现场学子神情肃穆,深刻体会到“和平从非理所当然”,更真切感受到战争的苦难与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观影结束后,各支部围绕“历史启示与使命担当”展开深入交流,师生党员结合自身身份与专业特色,分享感悟、凝聚共识。教师党员们一致认为,作为水土保持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必须以“永不褪色的记忆”镌刻民族伤痕,将家国情怀融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黄河沿岸生态廊道建设的实践中。研究生党员则从青年视角出发,畅谈责任与行动。张成琪同志直言:“无数同胞用生命写下的血与泪,绝不能被遗忘。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把悲愤转化为科研报国的动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王雨璠同志聚焦科研伦理,感慨道:“科技脱离人道主义,便可能沦为杀人工具。我们搞科研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守住伦理底线,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刘文静同志更是结合水保专业,联想到日本侵华时期对东北森林、土地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提出“生态安全即国家安全”的思考:“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就是我们这一代水保人‘保家卫国’的方式。”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师生党员们通过共同回望历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责任担当。
编辑:王容娜
终审:韩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