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水保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和人文学院农史所师生联合党支部携手开展了“支部共建·学科共融:水土保持与农业文明的双向奔赴”主题党日活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原所长李锐研究员、农史所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李荣华副教授作主题分享,水保学院正处级组织员李小梅老师出席并作总结讲话,活动由人文学院杨乙丹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杨乙丹深情回顾了水土保持与农史所的深厚渊源。他提到,早在上世纪,辛树帜先生就曾组织撰写了《水土保持概论》,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部著作不仅彰显了水土保持学科的历史底蕴,也凸显了其与农业文明研究的紧密联系。随后,农史所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李荣华和水保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姜悦分别介绍各自支部基本情况及党建工作特色。
李锐研究员作了《传承黄土精神,献身水土保持》的主题分享。他的分享深情而生动,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着重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在水土保持事业中的艰苦朴素与无私奉献。他提到,在黄土高原的治理过程中,老一辈科学家们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步步探索出适合的水土保持方法。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他们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成为了新一代青年党员学习的典范。
李荣华副教授作了《水土保持史研究的学术传统及未来发展》的主题分享,重点介绍了水土保持史研究的学术传统、研究路径以及通史编纂,详细阐述了水土保持史研究的历史沿革、学术传承和扩展,以及通过技术史和社会史两条路径进行研究的方法。他期待同学们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社科的研究视角相结合,从更多维度深入探索农业、生态与人类发展的复杂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案。
水保学院毕业生党员郭莎莎表示:水土保持是守护农业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她将主动学习人文、历史等学科知识,以全面视角分析问题,在学术研究中探索学科融合创新,在基层实践中锤炼吃苦耐劳精神,传承老一辈水保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作风,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李小梅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农业文明的融合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期待通过本次支部共建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两个学科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她希望新一代青年党员能够铭记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诲,保持廉洁自律,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场学术交流,也是一次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通过支部共建的方式,双方打破了学科壁垒,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水保学院与人文学院将携手并进,共同书写水土保持与农业文明研究的新篇章。
编辑:王容娜
终审:李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