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海峡两岸水土保持领域学术交流,提升两岸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增强科研创新能力,5月9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特邀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李锦育教授作“台湾水土保持工法创新与发展”专题学术报告。学院副院长许明祥主持本次学术交流会,80余名研究生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李锦育教授作学术报告
许明祥详细介绍了李锦育教授的学术背景以及学术贡献,近2年春季学期,李锦育教授都为学院(所)研究生讲授32学时的《生态工程特论》课程,并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许明祥副院长主持学术交流会
李锦育教授立足台湾地区的水土保持实践,系统阐述了工法创新的核心路径,并从“治山、防灾、保育、永续”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示了台湾在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领域的新理念与创新做法。他还结合生态问题、经济条件、社会需求及劳动环境的变化,深入分析了工法选择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多个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各类工法的实际运用、成效及其展示方式。他强调,工法的选择与实施应综合考虑需求、政策等多重因素,要重视效益的后期维护与成效追踪,在成果展示方面,必须坚持“安全规范、生态节能、环境友好”三大原则。
在互动环节,李锦育教授就两岸地区荒漠化防治、坡面治理新技术应用、生态修复材料选择等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深入探讨。
现场互动环节
最后,许明祥对本次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此次报告不仅是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他勉励青年学子秉持学术热忱,在科研实践中勇攀高峰,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编辑:王容娜
终审:李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