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项目 2024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群公开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昌顺利召开

来源:全重室 作者:胡振宏 时间:2025-04-27

420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项目2024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江西农业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会议得到了协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支持。本次会议是“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首次举办开放式的公开实施方案论证会。

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魏辅文院士及游金明副校长、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永涛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马强处长、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张严院长等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刘荣霞副处长主持。

本次会议聚焦“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核心议题,旨在锻造一支具备国际前沿竞争力的创新型青年科学家队伍。中央民族大学马天笑讲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洪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梅志刚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刘焱序副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振宏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赵玉金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伏正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段涛教授、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蔡明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梁俊毅教授共10位项目负责人依次汇报各自项目的研究任务、关键方法、实施路径和预期成果。

报告涵盖极度濒危物种黔金丝猴种群复壮的遗传机制与保护技术、大熊猫主食竹类的大面积识别与结构测量技术、鄱阳湖长江江豚和鱼类声光融合智能监测与健康评价技术研究、耦合生态水文—经济社会过程的中国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模拟器、基于光资源驱动的刺槐人工林碳水协同的林分结构优化定向恢复技术、内蒙古草原灌丛化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监测预警与精准防控修复技术研究、干扰因子数量增加背景下典型草地生态系统的响应过程及调控机理、退化草原植物多样性监测轻小型装备研发、基于多源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快速监测评估与风险诊断技术研究、“土—草—畜”耦合系统温室气体收支高精度模拟及其定量评价与预测等10项内容。

汇报结束后,来自江西农业大学、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的14位专家组成的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内容进行质询与评议,并就项目技术路线、实施路径及可行性对项目负责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强调,各项目要坚持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注重项目层面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成效,推动标志性成果产出,提供创新性乃至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正式步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项目将围绕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国家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王容娜

终审:李小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