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谱写科学传播新篇章

来源:重点室 作者: 时间:2021-03-19

  2020年,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科学传播工作。2020年全年分批分次接待陕西咸阳张家岗小学、西安高新一中的中小学、以及水保所第八届大学生夏令营学员等1400余人,先后参观人工模拟降雨大厅、人工模拟干旱大厅、人工模拟径流大厅等设施及科普实验。通过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传播等开放活动,不仅向广大学生和民众宣传和普及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学科的重要意义,使大家真正认识和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挥了重点室作为一个国家平台在科普教育,技术培训上的优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西安高新一中师生到实验室开展职业体验教育实践活动

张家岗小学六年级研学旅行活动

  在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2020年9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组织拍摄并播出的《直播黄河》栏目中,刘国彬研究员和王飞研究员作为特邀嘉宾接受央视“走进黄河”专访。两位科学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实验室在黄河水沙治理与调控、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服务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以自己亲身经历形象说明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讲述了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目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让广大公众认识到黄河变清的原因,以及水土保持工作在黄河变成幸福河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活动,向全社会传播了水土保持科学知识,也传播了科学家努力攻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王飞研究员提出的以“减少区域水损失、低耗水充分洗盐、集约化水盐分离”、“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旱区盐碱地治理29字模式,分别在2020年11月10日的科学网和中国科学报以及2020年11月12日的科技日报上得到多方面报道,取得巨大社会反响,对普及广大公众对盐碱地的认识和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在科技日报报导后的前两天阅读量就高达28.4万人次。

刘国彬研究员和王飞研究员作为特邀嘉宾接受央视“走进黄河”专访

  朱显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为黄土高原变绿、黄河变清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弘扬朱显谟院士的科学家精神,2020年12月4日,实验室积极参与举办了纪念朱显谟院士诞辰105周年系列活动。

纪念朱显谟院士诞辰105周年系列活动现场

  通过科学传播活动,不仅对公众普及了水土流失危害,以及做好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有力宣传了科学家精神,提高了实验室知名度,对吸引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薛瑶芹

终审:韩锁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