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9日,水土保持研究所联合研究室党支部、行政部门党支部与校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一行20多人,赴渭南市华州区、合阳县等地开展了以“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校党委常委、水保所党委书记闫祖书参加了本次活动。
冒着-7℃的严寒,同志们首先来到了位于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的渭华起义纪念馆。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7个陈列展室,瞻仰了馆藏的1400余件革命遗物和当年起义时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遗址:1927年7月,中共华县县委在此成立。1927年11月,共产党员教师陈述善、李维俊等组织高塘、谷堆两校师生为悼念李大钊等革命烈士召开追悼大会之时,在校园大道用青砖和鹅卵石铺成长20米、宽2米的巨幅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1928年3月,党的六大代表潘自力、张金印、王松年由上海回陕,在此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批准省委在渭华地区武装起义的计划。1928年6月起义军民在粉碎了敌人两次进攻后,刘志丹同志在古槐树下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分析了当时局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决定撤往陕北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渭华起义失败后,候振和、刘孝智等十一名共产党员被清乡团匪逮捕,毒打致死投尸于烈士殉难井中。这些革命遗址静静地诉说着先烈们为建立新中国,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能丢的党性品格。渭华起义是发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我党领导的震撼西北波及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大起义,树立了党领导的西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丰碑。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
离开渭华起义纪念馆,同志们来到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坊镇乾落村开展科技帮扶活动。合阳县是中央为学校指定的定点扶贫单位,水保所现任党委副书记韩锁昌同志受校党委委派在此担任第一书记,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本次科技帮扶活动经过了水保所联合支部书记王飞、行政部门支部书记郭珊珊与韩锁昌根据乾落村目前急需的科技支撑需求反复磋商,组织邀请了土壤-植物营养专家党廷辉研究员,植被恢复与土壤质量互馈专家安韶山研究员,节水工程专家马理辉副研究员等实地了解情况,出谋划策帮助乾落村尽快实现“产业兴旺”。在正在建设的红提大棚中,虽然是寒冬时节,但田间地头仍然一派忙碌景象,村里的合作社正在组织人力整治道路,架设大棚框架,铺设管道等等,村干部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建设进度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专家们在地头与村民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了解了田间种植情况及需要的科技服务,当了解到村民对滴灌控制与水肥一体化方面需要专家给予及时的指导时,马理辉表示他可以提供成套的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标准并给予精细化指导。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韩锁昌介绍了3年多来工作开展情况及村里产业发展情况,村干部和种植大户、贫困户代表谈了产业发展的具体感受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村民们对专家来村实地及时指导表示十分的欢迎和感谢,最终在水肥一体化、土壤微生物检测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帮扶意向。闫祖书表示,通过走访、座谈,看到了乾落村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群众奋发有为的斗志,看到了乾落村3年多时间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正在乾落村慢慢实现,是一次受教育之旅。闫祖书希望水保所专家继续发挥优良传统,关注基层、走向基层,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一展身手、有所作为。大家还参观了乾落村党员活动室、村容村貌。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大家认识到革命传统尤为可贵,革命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在全党全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埋头苦干实干,做好本职工作,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通过科技助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伟大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观渭华起义纪念馆
参观考察乾落村扶贫产业园
座谈交流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