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企业结合发展草田轮作治理盐碱地的启示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张行勇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与运作
▲打捆机在千亩地块打捆晾晒后符合含水率标准的牧草
▲与苜蓿基地相临改良地种植的小麦生长势头良好。
◎程积民教授(左)、企业董事长姚新建(中)、杨云贵副教授在田间观察、讨论苜蓿生长情况。
◎产学研协同创新创业农业发展新方式
◎研究团队人员采集今年苜蓿第一次刈后土壤样本。
■本报记者 张行勇
今年的五月,注定是与激情和梦想同行的季节。
春末夏初,《中国科学报》记者站在陕西东部渭河即将入黄河地段的北岸滩头田野里,呼吸着田间的泥土芳香,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极目远眺,也望不到这片种植着苜蓿、燕麦、冬牧70的平整田块的尽头。
“这块改良的渭河滩头地近2万亩。”站在身边的陕西爱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简称“爱德农业生态公司”)董事长姚新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梦想之花在盐碱滩绽放
爱德农业生态公司的大荔县雨林基地,位于黄河、洛河、渭河交汇之处的陕西大荔县赵渡乡,地势平坦开阔,在县城以东约25公里。
姚新建、东小娟夫妇分别是陕西爱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企业法定负责人。
姚新建是渭北澄城县人、东小娟是渭南华县人,他们在西安打工中相识、相爱、成家,至始至终都在为梦想不停地奋斗、奔跑……
在这片土地的另一端,一台售价400多万元的德国制造CLAAS自动打捆机,将已收割且经晾晒苜蓿草料打捆,这些草料符合国际苜蓿草料含水量标准。不到两小时,如同切成的豆腐块形状的大型草捆,一行行摆放整齐,等待下一步装车运到基地厂部车间。
操作机械的工人服装统一,训练有素;一旁等待的姚新建则保持着忙碌的状态:接听电话处理公司事宜,打电话布置发货:50吨苜蓿干草经由火车发往内蒙古伊利、30吨燕麦草粉料由汽车发往泾阳奶牛场……
场景呈现的完全是现代化农场的生产和经营模式情景。
姚新建,也由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蜕变为目前拥有近2000万净资产、以种植优质苜蓿草为主导产业的陕西爱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其生产的优质苜蓿草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水平,并同时对十余家同行业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而这一切是从2008年12万元承包改良当地村里2000亩渭河滩盐碱地起步的!当时还是按合同分期付款,因姚新建夫妇靠在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做小生意挣得仅有2万元,先付第一期承包款。
村委会之所以签订这样的合同,是因为在这片盐碱荒滩地上前后已有六家私人企业或集团,因改良失败或成本过高等原因而亏损离开,其中包括西安民生集团。
“这盐碱滩地不但沙比土多,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头,简直就是一个‘洗’(吸)钱的地方。”当时村民讲。
“当时村里干部站在这里一指说,‘就是这片地!’。由于无实践经验,实际上只有200多亩地。”姚新建说。
姚新建、东小娟夫妇在盐碱荒滩地创业至今已经8年,是风雨兼程的8年,更是收获的8年,目前公司从初期的3人且没有一台自己的机械设备,发展到现在拥有高级机械手10人,行业技师5人,深加工研发4人,牧草设备10台套,1.8万亩荒滩盐碱地也改为良田,与蒙牛、伊利等知名奶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以牧草种植为主,辐射牧草产业深加工、牧草产业信息化的良性发展轨道,成为陕西省优质紫花苜蓿种植龙头企业。
“他是一个有梦想有闯劲的人,只要认准的事就下功夫琢磨,尤其是敢干别人未干或未干成的事。”东小娟这样评价丈夫姚新建。
他们的梦想正在这广袤的田野上绽放,变成现实。
“企业发展到今天要感谢中科院水保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程积民教授、杨云贵副教授和他们的学生们带来的科技支撑保障!”东小娟讲。
梦想花开靠科技支撑
姚新建与记者、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程积民正在打捆的苜蓿地里,一边走一边说话,又一边翻看晾晒的水分情况,特别是看到一个小食品废弃袋后立即三步并作两步前去拾起装在衣服口袋里的细节,使记者感受到他对这块土地付出的心血与挚爱之深。
此刻记者放眼望去,地里看不到一个诸如塑料袋类的生活垃圾和稍微大一些的石头。不难想象,将渭河河滩盐碱地变成一年可收5~6茬苜蓿草、亩均年收入3000多元、再进一步种优质燕麦做饲料、或种植可亩产800斤小麦的良田,是需要付出非常的汗水与智慧的。
“失败不是天生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秉承做事踏实认真,待人诚恳,发挥吃苦耐劳、勤俭的特长,定能成功。”姚新建说,“媳妇当年在西安打工,每天上下班走5站路就是为了省下两元公交车钱。”
2008年之前,姚新建夫妇在饭店打工、经营建材小生意吃了些苦,也积累了一点市场经验。“但我一直还是喜欢在土地上实打实地干事、经营,有流转承包土地干高效优质农业的想法!我经常看中央台农业频道节目、农林卫视节目,当受到启发决定在渭河滩承包土地发展牧草业时,将牧草业有关书本都翻烂了,并多次到杨凌咨询请教一些老师解答难题。”姚新建说。
在数年前,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且还清贷款时,姚新建开始正式寻求与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咸阳牧草综合试验站程积民研究团队合作,依靠科研团队已经形成一套自有创新的牧草种植管理体系的同时,引进美国得克萨斯州先进的现代化牧场管理经验和牧草产品检验标准,坚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可以不必依靠大量施肥用农药的暂时超利润,而是要留下土肥地沃的良田,供给市场有机安全的牧草和农产品。
2008年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咸阳牧草综合试验站成立,设立在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塬梁丘陵沟壑区的彬县,试验基地则设置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的黄土高原粮食和草原过渡带。
程积民认为,渭河流域的河滩盐碱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域应大力发展草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发展该区域现代农业的首要问题。为此,在大荔县渭河滩选试验点推广科技成果建立示范基地。这才有了与陕西爱德生态农业公司的科技合作。
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程积民团队为该公司制定“黄河滩地(盐碱地)治理技术”创新方案,采用苜蓿-小麦、苜蓿-玉米、苜蓿-冬牧70、苜蓿-油菜等轮作种植技术的生物改良技术,不仅成效显著,而且无污染,并起到具有净化水质及其改善局地气候的作用。
特别是针对陕西爱德生态农业公司在大荔黄河滩地苜蓿种植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变化差异大的特点,提出了“政府+科技+企业”的苜蓿生产经营模式。由政府牵头予以政策鼓励扶持,研究团队从农牧业发展的多学科交叉攻关,从牧草品种选择、播种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等田间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刈割期及刈割次数到后期加工品标准等集成技术创新体系,以提供指导,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大田。
花蕾初开带给的启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像陕西爱德生态农业公司承包流转渭河荒滩,依靠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为良田,由绿色高标准质量牧草产品和信誉赢得市场和发展壮大的新型家庭农场经营形式,正符合习近平讲话要求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的 ‘加快发展草牧业,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和农业部在2015年 《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发展路子、样板。”大荔县畜牧局局长鲁大芒说。
耕地农业系统与草地农业系统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系统发展的两个重要分支。
李克强总理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文明确提及,要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挖掘各种资源生产潜力,政策引导,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优势产业带,提高产业集中度及加快推进农牧结合。
而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其根本上是要靠创新驱动,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型农民,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像渭河滩地一样,黄河滩地是由黄河冲积而成,其中盐碱地占多大半以上,仅黄淮海平原尚有盐碱荒地1000多万亩。要改良这些荒地为良田,要以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科技(基地)+龙头企业’的组织方式,多学科协同科技攻关,方能够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实现基地农牧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程积民认为。
记者在采访中体会到,程积民研究团队的学科组成结构、组织模式、项目任务依托等体现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与杨凌其他六个院所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所具有的“产—学—研”有机融合带来的一些机制优势。他们继续行进在探索我国科教体制改革新型研究所发展模式的路上,克难攻坚,创新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旱地农业与水土植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理论和技术,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因为要改良一个区域面积上万亩的荒滩盐碱地,并推广到更大区域实施,以往形成的国家事业性质的科技服务体系与一户一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及其生产力水平、经营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在这些地方通过改良盐碱地而发展现代农牧业产业的目标。”程积民说。
李克强在文章中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两个“天花板”、两道“紧箍咒”。即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高于进口价格,继续提价遇到“天花板”;农业补贴中有的属于“黄箱”政策范畴,受到世贸组织规则限制,部分补贴继续增加也遇到“天花板”。而且农业生产成本还处在上升通道,“地板”在抬升,包括人工、农机作业、土地流转等费用上涨快,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也不便宜。除了两个“天花板”外,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这两道“紧箍咒”也严重束缚农业长远发展。
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党组书记、生物农业专家杨星科研究员常说:“多年来为了粮食年年产量提高,农户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产品,不仅使地越种越薄,还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再加上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农村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严重危及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此同时,随着全国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耕地不仅数量在减少、质量也在下降,农业生产用水缺口呈扩大之势,特别是过度使用化肥等使农田地下水源严重污染。
据了解,为破解两个“天花板”在顶、两道“紧箍咒”在身的难题,中科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7年与河南、山东等省区合作启动了“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重大项目,2009年与沈阳军区合作开展了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探索与试验,2012年启动实施“渤海粮仓”项目等,面向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谋求粮食增产的新途径、实现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探索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经济作物、草饲畜牧业,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改良河滩地、盐碱地,建设大型绿色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是一个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路径之一。”杨星科说。
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战略向食物安全保障战略转变。
杨星科进一步强调重点在“改”“治”两字上做好文章。“改”,就是要把河滩地、盐碱地改良成良田和对一些区域土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推广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培肥地力,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治”,就是要把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治理好,把化肥、重金属、农药污染的耕地逐渐实施修复试点,发展替代产业、绿色经济。
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党工委秘书长杨芳乾 表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大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龙头企业是火车头,其发展壮大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关系到其辐射带动能力,关系到农业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效果。在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的新常态下,需要采取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优化投资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的市场契约诚信意识,使龙头企业和被承包或流转土地的农民真正能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创新农业金融产品,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对农业加工、产业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畅通市场流通通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建朝说。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程积民再次强调。
孕育农业发展新希望
人间芳菲四月天。渭南乡村的农历四月,风调雨顺,草木旺盛,田园是绿织成的毯,青翠蓊郁,满目葱茏,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欢歌。小麦抽穗过正在灌浆,在不温不火的天地里细细地咀嚼着阳光,已显现出进入成熟的状态。
4月28日~30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率专家组来陕进行盐碱地现状与治理措施实地考察工作。考察组由中科院西安分院党组书记杨星科、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省科学院等专家组成。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唐代治、渭南市科技局、水利局、国土局、农业局等有关领导组成工作组共同参加考察活动。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省政府副秘书长徐春华、渭南市市长李明远、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赵卫参加了4月30日在卤阳湖的考察活动。
对盐碱地治理是国家“十三五”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盐碱地治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协调整合资源、推进治理科研、实施示范推广等措施,推进盐碱地治理工作。加强可农用废弃地及滩涂等土地资源整理与复垦开发、占补地快速改良等技术研究,促进新垦土地优质高效生产是中科院中科院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战略之一。
针对陕西省渭北地区盐碱地现状,为更好、更快推动陕西省盐碱地治理工作,中科院组织了这次科学考察工作,对渭南土地盐碱化的演化与面积变化情况、近年盐碱地新增情况、盐碱地治理措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
丁仲礼认为,陕西省的盐碱地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盐碱地的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关系到国家及地方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中科院的办院方针之一就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开发是一项重要工作,考察组将在对调研资料、结果深入分析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示范点,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希望由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同组织实施重大盐碱地治理工程项目,为渭北沿黄区盐碱地治理提供兼顾“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的综合治理技术和工程示范。
渭河滩头地盐碱地改良基地的苜蓿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