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兴民:舟曲之鉴,怨“天”亦忧“人”

来源: 作者:科学时报 时间:2010-08-23

  8月7日深夜,在甘肃省舟曲县城北面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导致舟曲县城千余人遇难,数百人失踪,近半楼房被淹,造成震惊世界的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灾害。

  目前,众多分析认为地形地貌、地质、“5·12”汶川地震、长期干旱及高强度降雨等是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自然诱因。

  泥石流是水土流失类型之一。简单地讲,泥石流的发生有自然和人为两大诱因。在分析自然原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在怨“天”的同时亦应忧“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否则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或灾难。

  对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灾害本人有几点学术上的思考与认识。

  认识一,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大面积极易遭受侵蚀的山体裸露,山坡失去植被保护,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泥石流活动加剧;河道被挤占,行洪河道上的人为建筑物使行洪不畅,灾情加剧。

  植被在拦蓄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护坡护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是防治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甘肃省舟曲县曾经是一个森林茂密、林木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据国土资源部网站关于舟曲县的遥感资料,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及耕地面积的扩大,大面积极易遭受侵蚀的山体裸露,山坡失去植被保护,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泥石流活动加剧。

  舟曲县城作为区域人口聚集区,随着经济发展,县城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以县城为中心的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日趋严重。就三眼峪沟小流域而言,乱砍林木、陡坡垦植、开山炸石、取土挖沙、修路建房等人类活动,一方面使林地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减少100公顷,40度以下的山坡林地已被大面积农田、裸地或民房所替代,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的活动。

  另外,为了城市扩张和美化,河道城市化,大量侵占行洪河道也是舟曲“8·7”泥石流致灾严重的重要因素。由于河道被挤占,行洪河道上的建筑物一方面使行洪不畅、灾情加剧,另一方面是建筑物及其内部的人财物损失使小灾变大灾。

  认识二,作为人口密集地,沟道治理工程标准低且不完善,留有隐患;开发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保持,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薄弱,预警机制欠缺。

  甘南地区是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和多发区。在舟曲,泥石流冲毁公路、桥梁的事件年年都发生。三眼峪沟在1978年、1989年和1992年曾3次暴发泥石流灾害。

  从这次发生的灾害看,目前水土流失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灾害预防及治理措施滞后,现有措施治理标准低;重视工程措施而轻视生物措施;缺乏长期、系统的防灾体系建设。对这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沟道,舟曲县1996年曾作过规划,1997年也做过相关工程,2006年也做了一些拦防,因为后续资金的问题而没有完成,因此留下隐患。开发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保持,导致流域存在大量松散堆积物;森林大量砍伐,耕地无序扩展,40度以下的坡地基本上都被开垦为耕地。

  二是预警机制欠缺,群众防灾意识薄弱。目前对滑坡具有一定的预警机制,但对山洪泥石流的群防预警较为薄弱。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局地性、突发性特点,但其发生多与降雨特别是暴雨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现有气象观测站点较少,预测预报技术限制,局地强降雨难以测报。

  但作为滑坡、泥石流易发地区的舟曲,在8月7日晚发生特大暴雨并伴有强风的异常天气情况下,当地干部群众没有进行有效的避灾行动。在做好灾害易发地普查的基础上,要做好灾害易发点当地群众避险、防灾知识的普及,干部群众要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防灾意识,宁可三日不睡,也要一时避险。对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突发灾害,“狼来了”的警钟应当长鸣。

  认识三,加强城市规划,城镇建设发展要主动避险。对西部山区及河道上的城镇,要加强城镇建设及发展规模的科学规划,尽可能避开灾害易发区;在城市建设中要减少环境破坏,防止城市水土流失,降低灾害发生的潜在危险。在山区河谷地区,对新建或因灾复建城镇要做好城市建设与避险的统筹规划,杜绝或避免二次受灾。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按照洪水、泥石流发生规律进行城市美化,严防过度河道城市化。在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地区,科学避险、避灾是重要措施,为了将灾害减到最小,科学合理规划城区的发展范围,是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认识四,亡羊补牢,做好西部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

  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灾害是一次血的教训。大灾之后,通过血的事实总结经验教训,建设更加美好的新西部。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与多种地质灾害频发,但西部地区却是我国水能及油气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经过10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都有了巨大发展。要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未来10年要上大台阶”的战略目标,必须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大,类型多,诸如风蚀、冻融侵蚀以及滑坡、泥石流等水蚀一应俱全。水土流失是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复杂且脆弱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西部影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土流失流走的是水土,留下的是贫困。对西部地区,要做好统筹协调,处理好短期开发利益与长期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国家全局利益的关系。在生产建设中加强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好水土资源,避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导致的环境问题瓶颈,确保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目前,不少工程没有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或者措施不得力,特别是标准较低的工程,如小水电和乡村道路建设,基本上没有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随意开挖和弃土,造成大量工程创伤,加剧了区域性水土流失灾害。

  西部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主要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需要针对地震、洪水引起的水土流失、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进行普查,研究恢复重建对策与措施;重视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提高治理质量水平。这是当务之急。

  二是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投入资金有限,治理标准低,要采取多种方式筹集治理资金增加资金投入,加快重点区水土流失治理。

  三是“预防为主”的方针有待普遍得到贯彻落实,新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仍十分突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

  四是针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水土保持基础性研究工作还非常薄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须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如道路、水电及矿产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问题;区域地震及旱涝灾害与水土流失治理;三峡库区水位涨落沟岸带水土流失与治理问题等。

  五是修订和完善水土保持法规,增强相关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杜绝边治理边破坏问题。

  六是加强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设和保护好西部的森林资源,特别是要加强自然灾害易发地的植被保护工作。这一点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也不得不谈。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由本报记者张行勇采访整理)

  《科学时报》 (2010-8-20 A1 要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