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精神”在风沙磨砺中传承

来源: 作者:党政办 时间:2009-02-23
——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创新文化建设纪实
 
                                                   张行勇   来源:科学时报   2009-2-16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立足西北、扎根黄土半个世纪,几代人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在条件艰苦的黄土高原开展科学研究,为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几代科技工作者形成的协作攻关、无私奉献精神,又经历10年创新的野外科研文化锤炼已升华成为“黄土精神”。
 
    依托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是重点室的重要研究基地,站上的科研人员汲取着黄土精神,又丰富着黄土精神,营造出具有野外试验台站鲜明特色的科研文化氛围,是水保所构建以“黄土精神”为核心创新文化的典型代表。
 
“黄土精神”薪火相传
 
    神木站地处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强烈侵蚀中心,具有科学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是,这里春秋风大,冬季寒冷,夏天日毒、酷热,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然而,这里的创新文化活动极其活跃,充满科学创新生机。
 
    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领导深知,培育以“黄土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建设,使长年在试验站工作的10多名固定科研人员和每年40多名在站进行试验的研究生安心工作、乐于工作、创新进取,对推动知识创新工程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10年来,试验站根据创新工程任务的具体特点,将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思想教育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尤其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同人生价值取向,试验站每年结合学术报告会举办数场老科学家事迹报告会,使年轻一代从专家们亲自讲述中获取最真切的感受和最直接的启迪,树立起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愿意在研究团队做好创新工程项目、提升个人价值,并以此来提升团队价值,获得奉献科学的成就感、荣誉感。青年学者深感:有意义的人生乐章可以谱写在黄土高原大地上。
 
    近两年来,试验站已建全了各种文化建设规划与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同时贯彻落实到试验站各项工作中,使试验站每位同志创新文化建设意识通过创新文化实践过程上升到构建创新文化环境氛围的形成。
 
    在大漠中孤寂的试验站,所有创新文化建设制度制订和实行均是以人为本,平常主要通过食堂及伙食管理与改善、文体活动和每周举行一次的学习交流报告会等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活动内容,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如,他们自己平整土地、修建篮球场和乒乓球场地,因陋就简,进行高原篮球训练和比赛。
 
    近期,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根据水保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创新文化建设,以推进各项科研工作上台阶。
 
    从建站初期至今,试验站坚持科学态度培育方面的文化创新,尤其在目前“浮”和“夸”形势下,试验站深感,踏踏实实干、坚持不懈,才是做科学之道。老一辈科学家唐克丽研究员,中青年专家邵明安、雷廷武、郑粉丽等长期坚持在试验站工作,为试验站学科发展及创新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研究生学习的榜样。
 
    开放性和包容性方面的文化氛围创新,是试验站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另一重要保证。根据学科建设要求,吸收或招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元、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勇等在试验站开展研究工作,对试验站学科发展及交叉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绽放在黄土高原的成果之花
 
    “团结、协作、探索、吃苦”的试验站创新文化,为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试验站在水蚀风蚀复合区流域侵蚀产沙机理与运移规律、水蚀风蚀区生态修复机理与水土资源承载力及预警体系、矿区土壤复垦等重大科学需求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对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试验站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有100多篇,学报级300多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5项;国外学者近50人次到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进行科学合作研究。试验站已成为中国科学院水保所重要的特殊环境野外试验研究平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试验站承担3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学院中外联合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部之光”等,在这些项目及创新文化支撑下,试验站正在为水蚀风蚀复合区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