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作者:吴晶晶
十年前,世界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作为“国家科技队”的中国科学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全局出发,向党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研究报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开始实施。
十年间,中国科学院无论是科技布局、机制体制、科研条件、创新能力,还是院所环境、人才队伍、精神面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十年创新之路,中国科学院励精图治、锐意进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面向国家需求,优化科技布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2008年5月12日,一场特大地震撼动中国,四川灾区的通信一度全部中断。5月16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科技救援队伍如神兵出现,架起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使得北川、平武、青川、唐家山堰塞湖等救灾现场,都可以通过这一应急通信系统,将视频传送到相关指挥部。
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微系统所作为上海高技术研究发展基地的成员,被列入首批启动单位之一。在10年的时间里,微系统所完成了科研布局的重大调整,前瞻性部署了一批创新项目。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项目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显示出不凡身手,就是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一次生动汇报。
微系统所只是一个代表。“科学研究的能量只有牢牢盯住国家的重大需求,汇聚在国际科技发展最前沿,才能找到创新的制高点。”这是中科院众多研究所在改革中的共识。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这正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始终秉持的方向。为此,中科院大幅度凝聚、提升科技创新目标,经过不断优化,最终确定了信息科技与先进制造、生命科学与技术等“1+10”重点领域,以及40项科技战略重点、166个重要方向和11个学科发展重点。
中科院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也同时迅速展开,数学所、应用数学所等4个研究所合并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生所、生理所等8个研究所合并为上海生命科学院,原有研究机构根据新确立的重点发展领域和科技创新目标重新排兵布阵。
地球环境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一批适应国家经济社会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的研究所应运而生。
经过不断优化调整,中科院原来的123个研究机构缩减为目前的89个,初步实现了由跟踪为主向原始创新为主转变、由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转变等五大转变。
经过优化调整,全院科技创新活动空前活跃,在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和重要基础研究领域等方面各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龙芯”系列通用CPU芯片、“曙光”“深腾”系列超级计算机;青藏铁路工程、油气资源勘探、编纂《中国植物志》;正负电子对撞机、激光物理、基因组测序等,每一项创新成果都让中科院人感到自豪,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
调整科研体制,改革评价机制,创新群体气象更新
让创新成为行动,一切需要从打破常规开始。
率先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建立开放研究实验室制度,实行所长负责制,探索现代院所制度,改革科研评价体系,一系列改革使中科院科研体制机制更加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要求。
作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大舞台上第一批亮相的研究所之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试点伊始,就迅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将原来的上百个课题方向按四大学科整合成10个研究室、43个题目组,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由原来的13个精简调整为现在的9个,管理人员由原来的130余人压缩到现在的60人左右。
“在研究所震动更大、更敏感的是通过设置创新岗位,科研人员要竞争上岗,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就要被调整下来。”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回顾说,“从启动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连化物所的每一个岗位都是公开的,研究所内外应聘人员在同一个起点上公开竞争。”
量变的背后,是质的提升。大连化物所科研力量高度凝聚、管理效率极大提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最难改的是人”,这几乎是所有研究所在改革初期的强烈共识。十年来,中科院在人事聘用、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中科院实施了全员岗位聘任制,取消传统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全面推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动态管理”的用人制度。中科院还全面推行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三元结构分配制度,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通过改革,中科院科研人员顺利完成队伍代际转移,2005年,在创新岗位聘任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77%,所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7岁。科技领军人物群体不断发展,在中科院研究系统内工作的两院院士有300余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520余人。截至2007年底,中科院通过“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共引进987人,通过创新团队吸引“海外知名学者”3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