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部网站 2007-3-30
三月的福州鲜花盛开,春意浓浓。3月30日上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花园城市榕城福州市隆重召开。
3月30日下午,会议进入典型发言阶段,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所研究员李锐作题为《新时期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战略思考》的典型发言。 全文如下:
水土保持作为一项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生产活动由来已久,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而将水土保持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进行专门研究,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土保持科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我国,水土流失被作为头号环境问题,国家将水土保持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问题与需求。迫切需要系统分析国内外本领域科技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明确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提出新时期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战略,为中国水土保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新时期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1.1 水土保持科技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资源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复杂、矛盾更尖锐。目前,中国仍有近2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遏制,再加上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西部大开发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又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政府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国家提出了新世纪水土保持的宏伟战略目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已经并将会大幅度稳定增加,新时期水土保持规模、速度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与此同时,对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国家与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也将会大幅度地增加。已经结束的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即将启动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机制研究”都表明着水土保持科技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 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认识水土保持科技发展大好形式和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气候条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地球表层生物、物理、化学等过程,特别是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地表水文过程、土壤侵蚀类型的演变过程也产生了新的特点,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学科理论与内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综合性更强了,需要研究的因素更多了,水土流失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紧密了。比如,随着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的开发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土流失也不再仅仅是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后果,水土保持措施和技术也相应地突破了原先单纯的农业水土工程和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对河流系统的影响,产生的“面源污染水土流失治理规模已经由小流域向大流域、大区域迅速扩展,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过去的水土流失防治研究主要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的,而目前国家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由小流域向大流域、区域尺度扩大,其速度和规模已远远超过以往的时期。这就要求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区域性、综合性问题。但是,大中尺度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还相当缺乏,对区域性重大科学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比较薄弱;同时水土保持管理与水土流失趋势预测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迫切需要在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上进行创新,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在水土保持科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保证中国水土保持任务的顺利实施,已成为中国水土保持科技术工作者面临的重大历史责任。
2、国内外水土保持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中国水土保持科技主要进展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水土保持学科体系建设、水土流失规律与土壤侵蚀机理、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试验示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形成了一支高效的水土保持科研队伍,对学科发展、科学决策、水土保持科技传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水土保持科学是揭示水土流失过程及其与环境关系,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技术,提出水土保持方略的科学与技术体系。初步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以土壤侵蚀学、流域生态与管理科学、区域水土保持科学等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以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林业技术与农业技术为主的技术体系和以水土保持基础信息设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为主的基础支撑体系。水土保持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深入的揭示了中国特有的土壤侵蚀机理与过程,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侵蚀模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小流域治理及其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流域管理科学体系;区域性水土保持研究方面,提出了中国土壤侵蚀分类分区系统,摸清了中国土壤侵蚀的宏观规律和治理的重点区域。
(2) 土壤侵蚀定位观测与动态研究、预测预报取得重要进展:进行了大量径流小区、坡面、小流域等尺度水土保持监测与试验,在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等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科学考察,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完成了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和全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水土流失监测网建立等,都极大促进了对水土流失现状的了解,并为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土壤侵蚀科学研究方面,初步摸清了主要地区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建立了中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并从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入手,较为深入的揭示了土壤侵蚀的机理与发展变化趋势;建立了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式,坡面侵蚀预报模型。在基础支撑系统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国家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中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