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潮流——专访中科院副院长陈竺

来源: 作者:党政办 时间:2007-03-22

科学时报 2007-03-22     作者:记者 张巧玲 郑千里

    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国际科技合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最近中科院党组提出构建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中国科学院,总结经验,筹划未来,中科院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将有什么新的部署和新的举措?为此,《科学时报》记者在中科院召开的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专访了中科院分管国际合作工作的副院长陈竺。

    《科学时报》:请你概括一下知识创新工程二期以来,中科院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一些特点和取得的成效。

    陈竺:中科院从改革开放初期所谓“迎来送往”式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到了现在“顶层设计”、“战略谋划”的阶段。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只是简单地派一些人员出去进修、学习。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在中国的本土上建立一些大科学工程和一些战略性合作项目,把国际的创新资源有效吸纳进来。

    团队合作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中科院积极探索与国外团队的合作机制以及创新合作模式,已经共建了一批联合研究所、联合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小组与核心团队,互利开放的国际合作局面正在形成。如与德国马普学会构筑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先后建立了1个联合研究所、6个青年科学家小组和9个伙伴小组;与法国共建了1个联合研究所和3个联合实验室;与俄罗斯共建了6个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通过这些形式,我们可以有效吸纳国际创新资源,提高科研能力。仅以2005年为例,通过中外联合单元发表的论文就有1868篇,申请专利117件。

    中科院与国外的多边科技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前,我们的合作大多是双边合作。现在,我们在双边合作不断深化的同时,多边科技合作也得到积极开展。我院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国际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建设与运行以及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活动。

    知识创新工程开始以来,我院的国际科技合作产生了“质”的变化。2006年,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我们派出8000多人次,接待来访16000多人次。以前到中国来的一些外国专家,大都讲一两次课而已,现在,很多外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我院的研究人员一起搞研究,还有人长期在我院工作。

    《科学时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能有如此大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竺:我想我们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在进步。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外贸总额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治上,中国提倡世界多极化,提出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应该说,这些都为我们的国际合作创造了非常好的大环境。而科技合作实际上是与经济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中科院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研究水平显著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源泉。通过不断开展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研究,我院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合作的新思想和新举措,我们还注重引入先进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方式,构建创新文化。

    通过这些工作使我院对国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科学时报》:变化来自于创新,在今后的国际科技合作中,中科院将如何继续加强自主创新?

    陈竺:加强自主创新首先要继续提升我们自身的科研水平。重大的国际合作往往涉及学科或领域发展的新方向,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需要很好的学术前瞻性和战略性,还要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只有这样才可能提出能对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的学术问题。

    其次,要搞一个国际合作,特别是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还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支撑,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入开展创新文化建设。

    在国际合作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国际合作不是为合作而合作,而是知识创新中的应有之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本身的起点要高,需要平时科研工作的积累,这样凝炼出来的科学问题就不是一个枝节,而能成为复杂系统里的节点,能代表未来科学主流的重大研究方向或生长点。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国际合作分成两张皮是不对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合作基点,才是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前提。

    《科学时报》:中科院已经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这一时期中科院的国际科技合作有什么战略目标?

    陈竺:中科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发展规划(2006-2010)》,创新三期,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立足前沿、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与欧、美、日、俄、澳等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与重要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与交往。要围绕“1+10”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遵循国际合作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协议,加强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谋划,全球性合作与区域性合作并重,双边合作与多边并举,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合作相结合,科技合作与经济文化多边合作相呼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全院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战略性提升,使中科院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合作十分活跃、区域科技合作中能够起到引领或核心作用,在重要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积极影响的国家科研机构。

    《科学时报》:围绕这些战略目标,将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陈竺:首先要提高对国际合作的认识。其次,要深化国际合作战略研究,积极配合中科院“1+10”创新基地建设,调整国际合作格局,使之符合国际创新资源的分布。创新三期,我们希望配合基地建设,形成国际合作的强大支撑,吸纳我们需要的国际资源,为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