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高瞻 远瞩 求实——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启示

来源: 作者:党政办 时间:2006-04-03
光明日报:高瞻 远瞩 求实——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启示
光明日报 3月29日  作者:吕贤如
    改革,是探索,可能成功,也难免失败。实践证明,科技体制改革更是难以一步到位,而中科院却做到了。

    在外部体制环境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中科院为什么敢于推进这一创新工程,并且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以下几个片段中,可以初步找到答案。

    决策:所谓不可能只是因为没有去做

    所谓不可能只是因为没有去做。这是一个月的时间里,听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反复说起的一句话。

    先是在自主创新报告会上,龙芯2号CPU芯片研究课题组组长、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胡伟武说,年轻的科研人员用实践证明,在自主创新上,所谓不可能只是因为没有去做,中国人在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方面,完全能够通过创新跨越取得突破。

    后来,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长、研究员孙牧谈到知识创新工程中的改革时,也表达了这样的感受。他说,1998年提出知识创新工程时,多数职工不理解,当时普遍认为,只要把科研工作做好就行了。现在看来,当时这样决策是很有远见的。如果不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科院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好局面。

    当时为什么要大力推进这一工程?中科院副秘书长曹效业说,时势使然。当时,世界科技发展变化很快,我国传统科研体制结构、规划布局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同时中科院出现了人才断层。不改革不行了,所以院领导痛下决心,推进改革,并且把主要精力用于人事制度改革。一些老科研人员下岗,有些残酷,但也没办法,为了保持创新活力,需要吸引年轻人才。8年试点,为年轻人创造了很好的舞台。目前,中科院精神面貌一新,创新自信心大不一样。为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正在搞一个霞光工程。

    启示之一:不论自主创新,还是机制创新,必须破除现有的框框。要破除现有的框框,首先要破除头脑中的框框。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不可能只是因为没有去做。

    实施:念好经里有科学

    当每个所里都有2/3科研人员没能进入创新岗位时,无异于发生了大地震。同样,根据新凝炼的科研布局,对原有的123个研究所动大手术,最终整合为89个研究所,其震动也不亚于大地震。这一任务是怎样较好地完成的?当时具体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负责人回忆了两个镜头。

    改革中,中科院有一个领域,需要将8个机构整合成一个全国性机构。原来8个机构的编制总共1000多人,改革后只留下400多人。全国性机构的负责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坚持增加40多个人员编制。他对这位院士很尊敬,但又不能违反改革方案,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院士甚至找到中科院院长。为了实事求是地核定编制,他在10天中走遍了位于北京、上海、云南、乌鲁木齐、东北等地的八个机构,看了工作条件,和各机构负责人、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沟通。沟通中,怨气消除了,双方甚至成了好朋友。在实地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征得这位院士同意,增加了二十六七个编制。

    研究机构中,数学研究院情况有些特殊:有17个院士,不需要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原定一般性方案不完全适合,也曾发生误会。后来他们进行了调研,摸清了数学院具体情况,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灵活执行了院党组改革文件,得到了数学院的肯定。

    启示之二:改革方案要到位,既要坚持原则不动摇,也不能机械照搬一刀切。一刀切是教条主义,不是唯物主义。正如这位人士说,改革的经是好经,但要成功,一定要把经念好。好经如何才能念好?就要在坚持原则性的情况下,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而灵活性如何掌握,只有下功夫,深入实际,面对大众,摸清具体情况。

    发展:文化创新包括三个层面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创新文化建设是中科院保持和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土壤与氛围。从事科研,首先要碰到选题,这时他的科学观、自然观、人生观就会对他的选题产生影响。敢不敢选择世界难题,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敢不敢、愿不愿意选国家所迫切需要的题目,这个题目可能要隐姓埋名,可能要面壁十年,可能要大兵团协同作战、集体完成,这就涉及到文化。创新文化影响着中科院的每个团体、每个科学家的创新行为和思想观念。

    在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踏踏实实在推进。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就是一例。据该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杨星科介绍,创新文化建设包括环境、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

    环境层面包括“所标”等表征文化、园区建设、设备建设和经费保证,其目的是使科研人员安居乐业,可以集中精力搞科研。

    制度层面主要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包括所长、书记在内人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就这个意义来说,创新文化也是一种法制文化。通过变人管人为制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