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告急:国家粮仓面临严峻挑战
东北黑土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然而,不合理耕作和气候变化正导致黑土地快速退化,表现为耕层变浅、有机质流失、土壤结构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统计显示,东北黑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超4000万公顷,年均流失量达1.9亿吨,严重威胁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数智融合:多年积累铸就“智保黑土”平台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刘刚研究员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黑土侵蚀退化数字化评价与智慧阻控”课题四“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智慧化配置的技术研发”,联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开发的全国首个大语言模型驱动的黑土侵蚀阻控技术智慧配置平台—“智保黑土”日前上线试运行。
该平台基于海量黑土侵蚀退化与保护利用方面的优质学术著作和论文,融合以土壤、地形、植被、气候、人类活动等为主的黑土保护知识数据库,以DeepSeek大模型为智能核心,实现“东北黑土数智孪生”全流程AI化的黑土侵蚀精准预测与阻控措施高效配置,从而为黑土保护方案设计、技术配置和效益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图1 东北黑土保护知识数据库管理平台
图2 东北黑土保护知识数据库资产使用情况数据大屏
平台可实现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黑土侵蚀预测与阻控措施设计,通过DeepSeek大模型驱动数据检索与分析,快速智能化评估黑土侵蚀特征,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生成含工程、农艺、植物措施的定制化黑土侵蚀阻控技术方案,将以往需要数月的方案设计时间压缩至数小时,显著提高黑土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图3 “智保黑土”黑土侵蚀阻控技术智慧配置平台界面
未来,该研发团队将持续开展应用验证和迭代优化,不断提升平台能力,为我国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科技力量,推动水土保持行业创新发展。
相关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网: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406713.shtml
科学网:https://wap.sciencenet.cn/mobile.php?type=detail&cat=news&id=542959&mobile=1
编辑:王容娜
终审:李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