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所科研人员开展的草地火烧试验取得新进展

来源: 作者:林草室 时间:2015-05-29

  作为水保所一三五培育方向重要内容——恢复植被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管理,程积民研究员带领团队人员3年来在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草地试验区,针对草地长期封禁凋落物抑制草地自然更新,草地质量下降等特点,结合草地植被空间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在对恢复草地植被合理刈割和放牧利用的同时,为了提高草地质量加速草地植被更新演替,试验还采用了人为干扰的方式火烧进行试验。 

    云雾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区域,同时也是以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为建群种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保留较完整、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强的典型地区,代表着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原的自然特征。草地生态系统经过火烧干扰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群落的结构也会产生影响。试验发现,在第一年冬季火烧后,第二年可提前1520天返青(图1),以禾本科类针茅属(本氏针茅、甘青针茅、大针茅等)为优势种群,当年群落平均密度为476/m2,覆盖度为85%,生物量(干重)为3205 kg/hm2,比多年封禁草地当年生物量提高3548%,且以菊科蒿类(白莲蒿、茭蒿、茵陈蒿等)为草原优势种的成分,通过火烧发生了较大变化成为草原群落的次优势种,草地质量大幅度提高(图2)。火烧干扰不但加速草地生态环境改善,重要的作用是调节草地植被演替的时空变异特征,是促进自然植被演替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与管理方式,为不同区域植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与适应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图1 2012年冬季火烧草地第二年返青

图2 2013年火烧后2014年秋季草地景观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