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访问)经历:
1982年8月—1986年8月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学士
1986年9月—1989年8月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专业,硕士
工作经历:
1989年9月— 1995年8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作物生态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95年9月 — 1998年8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1998年9月 至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西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乡村振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林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民盟陕西省委员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民盟中央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水土保持学报》编委会委员,《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会委员。
植物生理生态,植物恢复生态,生态系统碳收支,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452)——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固持过程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2021-2024年,主持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49)——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策略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2018-2021年,主持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390463)——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2014-2018年,主持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25)——高CO2浓度下受旱玉米碳氮分配调节器官生长的生理机制,2014-2017年,主持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230)——近100年来黄土高原植物气孔特征与碳同位素组分演变,2004—2006年,主持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01)——水氮互作对小麦叶片光合机构运转的调控机制,2003—2005年,主持人
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050160503)——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体系与动态优化模型,2016-2020年,主持人
8.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9B04)——水土保持耕作关键技术研究,2006-2010年,主持人
9.国家973课题(2002CB111502)——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调控机理,2002—2007年,主持人
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子课题(XDA05050403)——北方暖温性草地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2011-2015年,主持人
1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子课题(XDA23070201)——“绿水青山”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发展模式,2019-2023年,主持人
1.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第3名
2.半干旱地区作物对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与技术,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4名
3.黄土区植被对坡面水蚀过程调控的生态学机理. 获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第1名
4.中国粮食问题观察,获陕西省第六次(1997-199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第1名
5.陕西省耕地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实证研究,获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第1名
6.氮素营养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的生理调控机制,获200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第1名
7.黄土高原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研究,获2001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1名
8.黄土区水分—养分—小麦生长及水分有效性研究,获2001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2名
9.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获2001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第3名
10.退耕还林(草)工程固碳效益评价与机理解析,获2020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第3名
11.黄土高原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中重大问题研究,获2002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5名
12.渭北旱塬小麦生产综合管理专家系统,获1997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2名
13.西北地区智能化农业节水技术与示范,获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第4名
14.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2022年)
15.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6年)
16.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
17.国家政府特殊律贴(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