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专著名称: 朱显谟院士论文选集
研究中心:
首席研究员:
主编单位:
出版时间: 2004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主编: 田均良
编写人员:
总字数:
编者字数:
著作性质: 专业著作
编辑出版单位:
出版资助单位:
再版次数:
印刷数量:
参编内容:
著作简介: 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朱显谟先生,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执着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已在土壤科学与水土保持领域驰骋拼搏了半个多世纪。朱显谟先生对我国土壤学,特别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当之无愧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土壤学家,中国土壤侵蚀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朱显谟先生在致力于土壤发生和土壤侵蚀的科学工作中,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坚实的实践基础,高深的学术造诣,拓荒者的胆识,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力排众议,提出了南方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古代风化壳的残留和冲积、洪积物,而不是地带性土壤的论点;50年代又提出了东北地区无灰壤,并对灰化层是淋溶层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对自己认定的学术观点,锲而不舍,将研究工作不断深化。60年代,他纠正了以往将黄土高原黑垆土、土娄土、褐土划分为栗钙土的分类归属,提出针对黑垆土、土娄土层建立独立土类的意见。在步入“花甲”之年,他根据长期观测研究的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以“岩漆”为始发标志的原始成土过程,论证了原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关于成土过程和风化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学说,同时也修正了威氏“必须在一定厚度的风化堆积物上才能进行成土过程”的矛盾观念。朱先生在“古稀”之年,在研究原始土壤的过程中,发现了植生黏土矿物,提出了植物的繁生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可促使SiO2和R2O3等形成较复杂的黏土矿物的观点。近年来他虽已年届耄耋,但仍壮心不已,萦怀黄土高原,潜身土壤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以一个老科学家的责任心和求实、敬业精神,时刻关注并积极参与我国土壤学与水土保持研究的学科发展。他从陆地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及其整个地质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土壤水库”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是陆地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关键和动力,从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角度提出了维护和加强“土壤水库”建设,提高以土壤水库为本的“三库”协防效益,确保当地经济与生态系统协调持续发展。朱先生以“死读书不行,好学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的治学原则,在科学上永无满足地追求着。自50年代以来,朱先生将全部精力投于黄土高原的土壤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他踏遍了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以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科学家的敏锐和独到思维,孜孜不倦地不断探索治理中国黄土高原和黄河的有关科学问题。他较全面地提出了该区黄土中古土壤的存在,及黄土堆积期间生态环境变迁;在严谨观察研究基础上提出黄土的三种降尘方式、黄土构型以及没有季风就没有黄土高原的科学论断,不仅发展和丰富了黄土高原风成学说,为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佐证,并成功地解释了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曾使人迷惑不解的有关自然现象;通过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类型及演变规律的系统研究,拟定了黄土区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基于对土壤侵蚀机理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土壤抗侵蚀性,并划分其为土壤抗蚀性和土壤抗冲性两种科学指标,发展了土壤侵蚀机理研究的理论基础。朱显谟先生的科学研究始终贯穿了实践一认识(理论)一再实践这一主线,其研究工作随时随地密切结合生产实践。他基于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和对黄土及黄土高原土壤性征及其生态环境的长期研究积累,总结提出了以“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为核心的“28字”黄土高原土地合理利用的国土整治方略,并成功地在无定河、延河流域治理和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科技攻关中得到广泛采用和验证,此方略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及农业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工作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朱显谟先生在土壤学与水土保持领域的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在喜迎朱先生的九十华诞之际,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将朱先生撰写的主要论文搜集在一起,重新整理和编排,出版这本论文选集,即《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一书。重编此书的目的在于弘扬朱先生勤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回顾他潜身科海的艰辛,分享他科学研究成果的甘甜,尤其是激励年轻一代科学工作者,同心协力,努力钻研,勇于攀登,把我国土壤学与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推向前进。作为我国早期即从事土壤学与水土保持研究的著名科学家,朱先生的论文也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土壤学与水土保持研究的艰苦条件和发展历程,尤其是渗透在洋洋洒洒百万字里行间的那种执着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典范。《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一书收集了朱显谟先生1942—2001年期间拟定撰写的主要论文80篇,约合100万字。考虑到半个多世纪以来,朱先生的科研成果丰硕,著作累累,一些成果已经以专著形式出版,在本书编辑过程中,主要搜集朱先生在学术刊物上已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虽然本书难于全面反映朱先生的学术成就,但我们希望从不同时期的论文中能追踪朱先生科海驰骋的踪迹。朱先生在不同时期和同事们的合作论文及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所发表的论文,也可从不同侧面可反映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但由于篇幅所限,不是朱先生署名在先的论文本书未能予以收编,敬请谅解。为便于读者查阅,朱先生的主要论著在附录中列出,但由于资料来源不一定齐全,未免遗漏,尚期补充完善。鉴于朱先生几十年来研究工作涉及学科问题和空间尺度广泛,为便于查阅,本书将收入论文按照“土壤资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国土整治与生态环境”三篇编辑,但囿于我们对朱先生的学术思想理解,及有些论文涉及的学术内容较宽,个别论文所处的收编篇位置可能还有欠妥之处。所有编校过程中,以尊重原著为原则,考虑到现代科技著作的表达形式与早期论文表达的差异,在编辑中,征求作者的同意,对原始文献进行了某些增补、删减和改动。由于我们的业务水平所限,其它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还望读者赐教。
其它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