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
本研究成果对固原县(包括彭阳县)旱区农田进行分区。采用以自然条件为主,结合生产现状和行政区划的原则。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根据干旱程度,二级根据热量状况,三级根据主要土地类型。全县划分为十个类型区。在分区的基础上对各类型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农田布局调整的原则和依据,建立了农田优化布局模型,到1990年,在粮食基本自给的同时,全县农田人工草地可发展到77.68万亩,粮食、经济作物和牧草用地比例为62.42%,12.92%,24.66%。粮食作物中豆类面积为15%,夏秋作物比例为6:4为宜。不同类型区粮地面积变动范围为48.55~74.74%,经济作物用地比例为10.09~18.04%,牧草面积比例为13.08~34.71%,提出了与作物比例相适应的土地配置原则和轮作方式。预测,1990年完成改制后,全县农田和草场总生产量可达286亿斤,比1983年高出2.5倍,粮食总产4.6亿斤,比1983年增加1.5倍。农牧业总产值可提高2.16倍,人均收入不低于310元,水土流失量减少24%,土壤含氮量提高28%。同时提出了农田改制应与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发展商品性畜牧业同步的原则。确定了为实现两个同步和保证方案实现所必须采取的措施。本改革方案的制定,一方面可以从全局上为固原县“七·五”期间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步骤,同时本方案的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同类地区的农田改制也具有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