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获奖题目:
获奖编号:
获奖时间: 2006-1-1
获奖名称: 缺水环境下造林苗木生根萌芽机理与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人: 梁宗锁、王俊峰、韩蕊莲、杨建伟、齐炳林、孙 群、齐文举、董娟娥、赵光耀、崔浪军、李丽霞、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成果介绍: 该研究针对黄土高原人工造林成活率低问题中的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了苗木定植后生根萌芽、展叶过程中内源激素与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根萌芽的调控规律;缺水环境下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和不同苗木在大气干旱和土壤水分亏缺下自身水分平衡的维持能力,水分平衡、激素消长与生根萌芽的关系等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首次证明沙棘具有节水型御旱特性和典型的耐旱特性。双重作用使沙棘成为强抗旱性植物。 2、造林苗木成活过程中的水分平衡与致死机理研究提示了顺序性变化在4个树种(沙棘、杨树、刺槐、油松)中具有普遍性。系统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黄土高原4个树种的耗水特性、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过程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3、幼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干旱下树种生长受干旱影响程度不同,沙棘在干旱条件下生长受影响程度小于杨树、刺槐、油松等。 4、苗木水分平衡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主要是减少蒸腾失水,促进根系吸水,保证苗体水分平衡,调控内源激素比例,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目的。可利用黄土透气性好推广截杆、埋苗等措施 5、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林木生产力与水分关系研究和沙棘杨树混交林研究不仅提示了沙棘杨树混交林促进杨树生长机理,而且对黄土高原大面积人工林的利用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针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和不同立地条件水分特征研究,为黄土高原人工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取得的单项和综合性技术成果通过示范推广,已在不同类型区建立了人工林,获得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可在我国西部同类型区进行推广应用。
获奖类别: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授奖部门: 陕西省政府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登记人: